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4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68篇
财政金融   100篇
工业经济   188篇
计划管理   543篇
经济学   748篇
综合类   422篇
运输经济   23篇
旅游经济   36篇
贸易经济   263篇
农业经济   472篇
经济概况   3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安海彦  姚慧琴 《技术经济》2019,38(12):51-59
采用1994-2016年西部地区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估计模型,实证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环境污染与经济竞争力之间存在交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的特征。②环境污染与经济竞争力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经济竞争力对环境污染变动的贡献度较大,而环境污染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较小,说明西部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是以加剧环境污染为代价,而环境污染并不是阻碍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西部地区应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贸易与环境、区域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环境规制水平,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42.
环保约谈制度是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所实行的环境执法监督新方式,对于破解环境治理难题,提高环境治理绩效至关重要。本文利用环保约谈所产生的准自然实验变化,以2013—2019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环保约谈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双重差分法的检验结果表明:在环保约谈所涉及城市的上市公司中,环保约谈促进了企业绿色投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发现,环保约谈对绿色投资的促进效果较为明显的企业主要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较高,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低及融资约束低的企业。研究结论从企业加强环保绿色投资决策的角度为环保约谈的经济后果提供了微观的证据,这不仅对于我们了解环保约谈这一政策对微观主体企业的影响效应具有一定意义,同时,对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实施更好的环境治理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随着城市间创新联系的持续增强,城市创新网络的优化与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日益凸现。部分研究考察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城市创新网络特征的影响,但鲜有文献关注城市的网络节点特征对其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尤其缺乏相应的经验分析。本文认为,在城市创新网络中各个城市即网络中的节点,创新资源和活动在节点的聚集产生规模效应,创新资源和活动在节点间流动则带来溢出效应,两者都有利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因此,反映节点在网络联系中重要性的节点枢纽性和反映网络中不同节点聚集成团程度的节点聚集度提高,均有利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节点枢纽性的提高对城市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因而可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的路径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节点聚集度的提高为城市金融发展带来更多的需求和机会,因而可以通过增加创新投融资规模的路径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在城市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市间的创新联系较便利,节点枢纽性提高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大;而在城市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创新聚集的效率相对较高,节点聚集度提高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大。以2010—2018年中国279个城市为样本,通过引力模型构建城市创新网络,进而测度节点枢纽性和节点聚集度,分析发现:节点枢纽性和节点聚集度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在节点枢纽性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城市金融机构存款水平在节点聚集度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中具有显著的遮掩效应;节点枢纽性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减弱,而节点聚集度的促进效应依次增强。相比已有文献,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一是从网络节点特征角度拓展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二是从影响路径和区域异质性层面深化网络节点特征影响创新效率的机制研究,三是为通过改善网络节点特征促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提供经验证据。本文揭示了城市创新网络进化(节点枢纽性与节点聚集度提高)对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路径和区域异质性,有利于在新发展阶段通过优化城市网络发展格局进一步促进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4.
基于2005—2013年数据,运用新型接近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四川省服务贸易出口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和服务业发展水平都对四川省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产生正向影响,其中,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程度最大,其他因素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并提出保持货物贸易健康稳定增长,充分发挥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拉动作用;提升服务贸易开放度,积极承接服务产业转移;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5.
张青  张勇  王学慧  闫永财 《价值工程》2015,(10):288-289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以改变合金成分提高超高强度钢的强度和韧性已经很困难。本文以40Cr Ni2Si2Mo VA钢为例,探讨了通过控制晶粒度尺寸提高钢强度和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外商直接投资在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其可能会对我国环境造成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且以东中西部为三个横截面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各个地区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东部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指数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和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指数之间是一个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响应农业农村部“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缓解新疆棉田残膜危害,基于新疆棉农的问卷调查研究棉农的残膜回收行为。[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新疆棉农残膜回收行为的因素。[结果](1)新疆农用地膜回收率低,地膜污染形势严峻。(2)棉农对残膜危害认知缺乏,对残膜回收的间接价值认识不足,影响新疆残膜回收效率。(3)残膜回收的成本收益是影响棉农残膜回收行为的关键因素,其他如棉农年龄、种棉年限、对残膜危害的认知等自身特征,以及农户劳动力数量、政府对残膜污染的关注程度等因素对棉农的残膜回收行为有重要影响。[结论]网络及电视广播等现代媒体对棉农的残膜危害认知水平有较大影响,棉农更愿意采用成本更节约的焚烧、堆地的残膜处理方式。因此提出引导棉农残膜回收、提高棉田残膜回收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对于促进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治理、实现大气污染治理法律正义、创新与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就大气污染生态补偿进行了原则性规定,特别是山东、陕西、湖北等地方性法规更是对大气污染生态补偿进行了探索性规范,为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完善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尚存在缺乏专门法律支撑、生态补偿主体过窄、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法律责任不完善等问题。为促进生态文明战略与强化大气污染生态补偿的法律保障,我国应以科学理念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完善。  相似文献   
49.
基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民的互动视角,采用博弈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逻辑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规制失灵;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资源的“公地悲剧”不是必然现象,可以在农民之间建立一种自实施的自治机制,避免导致“公地悲剧”;由于利益目标的差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问题、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行为,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制失灵。研究启示是,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顺利推进的保障,更将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0.
地方政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主体,财政压力以地方政府行为作为传导变量,对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效果有深刻影响。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行为的促污和治污效应对财政压力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激励生产型地方政府行为促进污染增加,在财政压力下促进污染增加效应的激化,即压力越大越污染。环境治理型地方政府行为中的环境保护支出对污染治理有效,财政压力对其治污效应有提升作用;排污费征收不治污、反促污,财政高压使其促污效应强化。在财政增支减收、压力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可从治理体制性财政压力诱因、强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监督和约束以及优化治理工具提升环境治理绩效等方面来平抑财政压力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引发的环境污染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